第(2/3)页 朱有福抄起扫帚,“出去!” “三块钱一只。”宋晓盯着那只最壮实的猪崽,“五块钱两只。” 老头子的扫帚停在半空,集市上猪仔顶多卖两块五,这价钱确实诱人。 “你...你真要?"他狐疑地打量着宋晓,“现钱?” 宋晓直接从兜里掏出五张崭新的一元纸币,在阳光下晃了晃。 朱有福的喉结滚动了一下,距离儿子娶媳妇的彩礼又更近一步了... “那只花的和那只黑的。”宋晓指向猪群,“现在就要。” 当宋晓抱着两只拼命挣扎的猪崽回到新房时,宴席已经开始了。 随着一声吆喝,第一道菜上桌了,红烧肉。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麻将块大小,在酱红色的汤汁里颤巍巍地晃动着,油光发亮。 每块肉都炖得酥烂,用筷子轻轻一戳就能分开,露出里头粉嫩的瘦肉和晶莹的肥肉层。 紧接着是清蒸鲤鱼,足有三斤重的鲤鱼身上划着柳叶刀,鱼身上铺着姜丝葱段,淋着滚烫的酱油,鱼眼睛还保持着临死前的凸起,显得格外新鲜。 第三道白切鸡金黄发亮,鸡皮紧绷绷地裹着嫩肉,旁边配着一小碗姜蒜蘸料。 村里的老爷们专挑鸡腿肉吃,一口下去,肉汁在嘴里迸开。 “宋家这席面硬啊!”李福德夹了块鸡屁股,咂着嘴说。 第四道梅菜扣肉上桌时,引发了一阵小小的骚动。 黑褐色的梅干菜垫在碗底,上面整齐码着半肥半瘦的猪肉片,蒸得油光水滑。 翻扣到盘子里时,浓郁的咸香立刻飘满了整个院子。 第五道蒜泥白肉切得薄如蝉翼,肥肉部分几乎透明,整齐地码成莲花状,中间堆着捣碎的蒜泥,浇了香醋和辣椒油。 第六道粉蒸排骨,腊味合蒸,红烧豆腐……太美味了,桌上的每一个都赞不绝口。 最后一道鸡蛋羹是用王婶送来的鸡蛋蒸的,嫩黄如脂,表面光滑如镜,撒了一把葱花,鲜香扑鼻。 王婶吃得满嘴流油,连声夸赞,“秀兰妹子这手艺绝了!” “大家吃好喝好!”宋晓拎着酒壶挨桌敬酒。 自酿的米酒醇厚甘甜,后劲却足,几杯下肚,不少汉子的脸已经红得像关公。 “宋家丫头有出息!”老支书李福德喝得舌头都大了,拍着桌子说,“这房子盖得,比公社办公楼还气派!” 张秀兰走到栅栏外一看,新修的猪圈有了小猪崽。 “哎哟!真买回来了?"张秀兰小跑过来,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。 她小心翼翼地接过猪崽,像捧着什么宝贝,“这只好,骨架大,年底准能长到两百斤。” 宋晓拍拍身上的稻草屑,“朱有福开始还不肯卖呢。” “他能卖给你?”王婶凑过来,压低声音,“去年你爹跟他打架,他发誓这辈子都不跟宋家人来往。” 宋晓笑而不语,舀了瓢温水给猪崽擦身子。 两只小家伙惊魂未定,缩在墙角直哼哼。 第(2/3)页